
院系設置
數學與信息技術學院于2013年7月由原數學系和信息科學與技術系合并成立。數學系成立于1986年,2000年開始與河北師范大學聯合開辦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2002年獨立開辦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信息科學與技術系原名計算機系,成立于2000年9月,2004年更名為信息科學與技術系,2000年開辦計算機教育(?疲⿲I,后更改為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兩個?茖I;2003年開辦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2004年開辦教育技術學(本科)專業,2005年開辦網絡工程(本科)專業,2013年開辦物聯網工程專業。2017年數學與信息技術學院應用統計學專業開始招生。
目前,數學與信息技術學院承擔數學與應用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應用統計學、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等專業的專業建設和教學運行工作,全校高等數學課的課程建設和教學運行工作;負責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兩個學科的學科建設工作。
在校生本科生975人,?粕228人,共計1203人,其中數學與應用數學本科專業311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215人、網路工程本科專業146人、物聯網工程本科專業264、應用統計學39人、計算機應用技術?茖I114人、計算機網絡技術?茖I114人。
現有教師63人,其中副高級以上職稱的31人(占49%)、中級職稱的27人(占43%);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教師50人(占79%)。
幾年來,我們踐行“純德實學”的校訓精神,弘揚“樂學善思、求真尚行”的校風,形成了“認真貫徹學校整體辦學指導思想,把提升教師隊伍和教學基本建設水平作為核心工作,倡導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的執教理念,營造博學善教、仁愛厲學的教風和勤學務本、庖丁解牛的學風,打造我為人師、德高業精的數學師范教育特色和技術為王、純德實學的信息工程教育特色,全力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的總體思路;明確了“加強基礎建設,優化專業結構,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學科基礎扎實,專業特長突出,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優秀公民和應用型專業技術人才”的專業發展和人才培養目標;確定了“以本科教育為主,打造特色?;立足邢臺、面向京津冀、輻射全國;服務基礎教育和IT行業”的專業發展和人才培養定位;確立了“教學質量是辦學生命線”的質量觀。積極創造條件開辦本科專業,認真研究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計算機類專業完成了培養普通計算機應用人才向培養IT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目標的過渡,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完成了單純師范教育向以師范教育為主兼顧數學應用人才培養的過渡,培養目標與規格進一步明確,學科體系不斷優化,應用型課程創新取得突破性進展。深入研究人才培養目標和知識技能構成,探索精實課程制度,優化基礎,強化應用,突出專業特長,加強資源建設,優化資源配置,構建應用型人才課程體系。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探索實踐教學標準,根據學科特點,認真研究和落實課程設計、畢業論文(設計)、專業實習工作,實踐教學環節質量不斷提高。積極探索產學研深度融合教學制度、學生助研制度,強化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堅持精細化管理,完善各教學環節規章制度、質量標準和教學文件;積極落實學校三級組織、四類評估、五方監控、六項制度為支持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對良好教學秩序的形成和教學質量的提高起到了保障和促進作用。
確立數學學科為學校重點發展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為學院重點培育學科,學科發展指導思想確定為:為學校其它專業學科發展提供數學和信息技術支撐,加強數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鼓勵圍繞應用數學、信息處理與信息系統、智能應用技術等方面開展科學研究和應用開發,形成與區域經濟對接的學科結構。
學生積極參加各種專業競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如獲紅帽大賽河北賽區一等獎并囊括前6名,數學競賽河北省二等獎4名、三等獎10名,數學建模競賽國家二等獎2組、省一等獎2組、省二等獎8組。積極參加職業資質考試,獲得網絡工程師資質23人、數據庫工程師資質4人。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方向是中學數學教師,很多畢業生成為數學學科教學的主力,有一些同學因工作成績突出,而進入學校的領導層;計算機類專業(包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畢業生主要就業方向是軟件開發工程師、嵌入式應用開發工程師、移動互聯工程師、網絡工程師、數據庫工程師、主機運維工程師、IT產品售前售后技術支持工程師,有較高的就業質量,許多同學都成為單位的技術骨干和項目負責人。據不完全統計,畢業生中年薪40萬元以上2人、30萬元以上5人、20萬元以上20多人。應用統計學專業培養具備系統的統計學知識,掌握統計學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在數據統計分析、大數據處理方面有突出特長的復合型統計人才,有著良好的就業前景。各專業課程設置對考研有很好的支撐,每年都有一批同學升學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