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系設置
物道無止境 電理有至善
——邢臺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簡介
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是邢臺學院中一個以工科為主、理工融合的二級學院,已有40多年辦學歷史,走過了從中師到?圃俚奖究频霓k學歷程。目前學院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緊密契合學校師范類和應用型兩大辦學體系,不斷優化新師范教育和應用型人才培養兩大育人體系,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百年學府“純德實學”的校訓,踐行“樂學善思,求真尚行”的校風,培養“有道德、懂理論、能動手、會應用”的應用型人才和初中物理骨干教師,為把邢臺學院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應用型高水平大學提供堅實的支撐。
學院設有物理學(師范類)、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自動化、材料物理和通信工程5個本科專業,在校生1000余名。目前有教職工47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3人,正高級和高級政工師各1人,高級實驗師1人。博士學位教師13人,校級教學名師3人,邢臺市市管優秀專家2人,邢臺市優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擁有邢臺市機器人智能檢測與分揀技術研究與應用重點實驗室、邢臺學院材料科學研究中心和邢臺學院工業化研究所3個研發平臺,與中國聯通邢臺分公司合作創建了“5G創新聯合學院”。
學院建有實驗中心1個,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儀器價值2534萬元。有基礎實驗室、專業實驗室、實訓室、智控科技創新實踐平臺等43個;建有磁性材料與磁輸運、光纖傳感與通信科研實驗室2個;科普天文臺1個;設資料室1個,收藏專業書籍10000余冊。
物理學專業是我校首批學士學位授予專業,屬師范類。該專業以師范專業認證為抓手,積極進行新師范建設,明確了符合師范認證要求的“3-24育人方針”,在“放眼全體 著眼個體 關注問題 精準施教 確保達成 打造特色”的總體思路下,通過“培師德 育情懷 研物理 賽教技 比班管 學育人 習反思 練溝通”的育人途徑,實現“師德高 情懷深 知識精 技能熟 懂班管 會育人 常反思 善溝通” 的培養要求。構建了“四年一貫制、一學期一競賽”的實踐教學體系,依托先進教學技能訓練平臺和20多個實習基地長達18周的教育實習,實現了畢業生與中學教師的無縫對接。部分學生還可以通過考研深造或者參加各種招聘考試獲得更加適合個性發展的就業機會。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和通信工程專業是屬于電子信息學科下的一個專業群。這兩個專業積極響應學校應用型轉型發展,主動融入區域社會經濟發展,依托微波技術與天線、現代交換技術、全網融合通信系統平臺、光傳輸和光接入系統平臺、軟件無線電創新平臺、光纖傳感與通信科研平臺等專業設施,瞄準中國制造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培養,聘請行業專家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采用企業項目驅動教學的教學方式,畢業生可到電子信息類企業、高校、通信、公安、鐵路、交通等行業從事系統設計、研發及維護工作。
自動化專業是學校一流建設專業,是應用型轉型發展的排頭兵。該專業以“實踐育人、強化技能”為特色,注重單片機技術、DSP技術、PLC技術、機器人技術、智能控制技術等工業控制核心技術的教學與研究。該專業四年一貫,狠抓實踐與技能,在創新創業、專業技能大賽、校企聯合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為裝備制造、物流倉儲等行業輸送了大量智控創新人才。
材料物理專業是學院重點建設的專業,該專業授課教師均具有博士學位,科研實力雄厚,科研成果豐碩,做到了科研與教學互動相長,配有場發射掃描電鏡、磁控濺射沉積系統、熱分析儀等精密設備,企業專家進學校,教師學生進企業,校企協同育人,為企業精準服務,畢業生考研率和就業質量都很高。
學院主動與行業接軌,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先后與中國聯通邢臺分公司、河北華訊、晶澳太陽能、納克諾爾、旭陽焦化、中郵通、上海音達、河北博遠、河北天達晶陽半導體公司等18家科技型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關系,并與新河縣教育局、臨城縣教育局、邢臺市二中、十中等教學單位簽訂了頂崗實習協議,師生進企業、進中學,使學生實踐能力跨越式提高。
物電學院有優雅的環境、完善的設施、規范的管理、嚴格的制度,在這里教師發展,學生成才。
2021年兩位年輕博士趙素梅和張亞然一舉獲得了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近年來,我院教師發表論文22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80余篇;主持或主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項,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其他省級項目40余項,獲得省自然科學獎1項,市科技進步獎10余項。完成省級教改項目8項,校級教改項目40余項,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2項,校級教學成果獎、校級教學創新大賽和其他優秀教學獎28項。有省級一流本科建設課程2門,校級一流本科建設課程1門。多人被聘為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學校學術委員,多人被授予師德標兵、三育人先進個人、最美教師、優秀教師、教學名師、市管專家、省三三三層次人才等榮譽稱號。
我院被授予“河北省高校雙創教育示范基地”,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工程能力綜合訓練競賽、互聯網+大賽、國際iCAN創新大賽等競賽項目,獲獎338項,其中國家級獎勵44項,省級獎勵233項。編著創新實踐專著3部,實踐教材2部,自制實驗設備6類。
學生第二課堂和社團活動豐富多彩,近三年組織運動會、籃球比賽、足球比賽、社會實踐、熱點調研、志愿服務、扶貧扶智、科技創作、學術研討、天文科普等活動近百場,參與學生達2500人次。省級優秀班集體、優秀團委、省級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優秀畢業生等榮譽紛至沓來。
進入新時代,面對高等教育發展的新趨勢,學院積極貫徹“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教育理念,認真學習總書記有關高等教育的講話精神,主動適應學校的轉型發展,以新師范建設和應用轉型為引領,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教育評價制度改革為方向,堅持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結合,在辦好做強本科教育的基礎上,正在積極爭取研究生教育,不忘初心,在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征程上闊步前進。
教學科研管理辦公室 0319-3650902
學生管理辦公室 0319-3650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