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寧一19071994,河北滿城人。1924年考入直隸四師,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在學校發起成立文學會并任會長。1944年參與了黨的七大報告的起草工作。他是中共工人運動主要領導人之一,曾任全國總工會主席、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兼秘書長、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等職。
|
|
喬曉光(19182003),河北省廣宗縣人。原名喬金亭,革命戰爭時期曾化名王克奎,1932年考入河北省立第四師范學校,1934年入黨。曾任東北軍騎兵10師宣傳隊長,冀魯豫第十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湖南省委委員兼常德地委書記,駐越南大使,駐朝鮮全權大使(代表中國政府簽訂《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
|
|
胡如雷(19261998),山西定襄人。清華大學歷史系畢業,1952年1956年任邢臺師范學校歷史教師,確定了隋唐史為自己的研究方向。曾擔任中國唐史學會會長、中國農民戰爭史研究會副會長,是1991年國務院批準的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
|
|
周掄園(1899-1988),河北大名人,著名山水畫大師。1916年考入直隸四師,1920年畢業后留校任美術教師。1924年考入國立北京藝專(后改國立北平大學藝術學院),與李苦禪、王雪濤等為同窗好友。畢業后應蔡元培之邀,任教于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早年深得古法,中年力創國畫新境界,晚年將積墨潑墨相參...
|
|
王雪波(19162012),河北平山人,著名劇作家。1936年考入邢臺師范。1950年加入中國作協,著述30余部,其中《過光景》(合作)獲得1943年晉察冀群英匯演獎,《六號門》(合作)獲得1952年進京演出獎。曾任華北群眾劇社社長、全國劇協理事、天津劇協主席等職。
|
|
王亞平(1905-1983),河北威縣人,現代著名詩人、作家。1920年考入直隸四師,時名王福全。在盛開著紅蓼花的牛尾河邊,他和同學們組織文藝研究社和革命劇團,創辦《心聲》周刊。曾任北京市文化處長、文聯秘書長等職。著有《都市的冬》《海燕的歌》《火霧》《中國,母親的土地啊》等詩集。
...
|
|
白壽章(1897-1973),河北南和人,著名美術教育家、書畫家。1929年,應聘到邢臺河北省立第四師范任教,后赴他處任職,1952年調回邢臺師范,任美術教師直至終生。白壽章一生書法繪畫成就卓著,號稱書畫雙絕。
曾有記者問我。河北近百年間若請你只提一位畫家,他該是誰呢?我說,當是白壽章...
|
|
晁哲甫(1894-1970),直隸清豐(今屬河南)人,曾任平原省主席、山東大學校長等職。1932-1935年在河北四師任國文教師,積極推行教學改革,廢除了當時教育部審定的國文課本,選用了李大釗、魯迅、郭沫若等人的文章作為教材。長期從事教育工作,任晉冀魯豫教育廳廳長和華北人民政府教育部長期間,親自...
|
|
孟憲禔(1896-1980),后更名夫唐,河北永年人。1914-1919年就讀于直隸四師,1931年畢業于北平師范大學教育系,1932-1935年任河北邢臺四師校長。他在四師期間,允許學生自辦進步刊物《蘅英》,組織學生成立工讀團、耕讀團,在總結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實踐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三桿子...
|
|
于光漢(1912-2005),河北平山人。1929年考入河北第四師范學校。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學校黨支部書記。1931年創建了平山第一個中共黨支部,是平山縣黨組織的創始人。曾任國家勞動總局副總局長(正部級)。1984 年,任中國老齡問題全國委員會第一任主任,是我國老齡事業的創始人。他提出的老...
|
|